核心内容:合同中约定免责条款是为了将非因当事人的原因导致违约等不利后果进行归责,更符合公平原则,那么免责i条款有用吗?
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对免责条款进行限制的法律依据。因此,在签订的合同中,有上述内容的免责条款无效。
不得免除故意和重大过失责任
如果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免除故意或重大过失责任的条款,则无异于鼓励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负责任地履行合同,这就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诚实信用的原则相违背,且不符合合同订立的目的。
不得免除合同当事人的基本义务
也就是说,免责条款的免责以合同的基本义务得到履行为前提。如商品房销售商有将质量合格的、权属明确合法的房屋交付给购房者的义务,如果在合同中订立“销售方不对房屋质量承担责任”等条款,即属免除基本义务,当然无效。
不得违反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承担民事责任上要合理。如在购房合同中订立“对由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售房方不承担责任”,即属显失公平的条款。如果合同一方凭借自己的优势,订立对另一方显失公平的免责条款,另一方可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撤销或变更。